赵建华教授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主讲AI时代的教与学创新
2025年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受邀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主讲了“AI时代的教与学创新”。 该场讲座围绕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育形态、创新教与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听众呈现了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应如何实现创新发展。
该场讲座邀请了龙华区大浪幼教集团总园长霍彦军和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城外国语学校高健老师作为助讲嘉宾。报告现场互动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市民到场聆听,线上同步直播也引发广泛关注。
赵建华教授与主持人雨燕互动中
在报告中,赵建华教授首先解析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差异,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人造物首次正式进入人类智慧领域,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在教育领域,这一变革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从教育1.0 到教育4.0,其中的教育理念、思想、模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创新变化。教育4.0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能力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人工智能为这一演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赵建华教授在做报告
赵建华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AI不仅为传统教育场景赋能,如智能备课、个性化教学、智能组卷、自动批改等,还推动教育打破“规模化、公平化与个性化”的不可能三角。通过AI技术,可实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更高效的教研活动、更个性化的学习路径设计以及更全面的教学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
在教与学创新方面,赵建华教授分析了AI驱动的教与学创新所具备的特征,即从下到上建构知识、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师生角色转换、多元评价等。主动学习作为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 “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有效手段,在AI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可采用投票、快速写作、概念图、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活动。
关于如何应对AI对教育挑战的问题,赵建华教授强调需要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教学范式上,要实现从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的转变。此外,需要提升人工智能素养并重视相关伦理问题。他认为,AI 将有效促进教育教与学创新,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而教育的改变也将推动未来社会的发展。
论坛助讲嘉宾
活动现场
嘉宾合影
据悉,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承办,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图书馆)、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协办的全国知名公益性文化活动。作为学术性与大众化有机结合的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动,自2005年举办以来,已邀请 1000多名家学者举办近1400场讲座,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市民的精神大粮仓”。此次赵建华教授的分享,聚焦当下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话题,为市民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