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详情页

第28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W09“人工智能赋能知识建构创新研究与实践”工作坊顺利召开

2024年06月03日 浏览量:922 返回上级

第28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W09“人工智能赋能知识建构创新研究与实践”工作坊顺利召开

第28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 2024)于2024年6月1日至5日在西南大学举办。年会主题为“智能学习环境:重塑未来学习空间”,包括主旨演讲、论文报告、工作坊、博士生论坛与中小学教师论坛等多种活动。作为全球华人及非华人学者、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分享、交流计算机教育应用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年度盛会,GCCCE已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平台。

在此次会议期间,6月1日至2日,工作坊W09“人工智能赋能知识建构创新研究与实践”在西南大学田家炳楼701教室顺利举行。该工作坊由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持设立,W09程序委员会圆满完成了会议的收稿、评审、主持、点评等组织工作。最终,会议邀请了19位作者,围绕知识建构理论与实践、人工智能教育设计与评价等角度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分享。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与香港大学的陈桂涓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作开幕致辞及专家点评。

赵建华教授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但仍缺乏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指引。他认为,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建构理念有机融合,或许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式。他期望通过本次工作坊,能够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知识建构的研究与实践,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image.png赵建华教授致辞

陈桂涓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在融合人工智能和知识建构时,我们需要先深入探讨学习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同时研究这些环境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她希望通过此次工作坊的集思广益,为教育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洞见和建议,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知识建构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 

image.png陈桂涓教授致辞

在6月1日下午的工作坊汇报部分,各位汇报者主要从知识建构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张晓洁探索了知识建构课堂中协作认识代理的模式,冯雪琦阐述了CICR模型对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促进作用,姜羽介绍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知识建构如何促进小学生科学模型建构的设计研究,缪静敏构建了基于会话代理促进学习者反思性思维的框架,刘锟从“学习设计者”的角度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丁添从发生认识论的角度设计了信息科技课堂的学习空间,王贤灿探讨了数智时代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逻辑与实践,肖利猛研究了基于知识建构的素养课堂教学策略,杨文静则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协同知识建构教学模式。 

合图1.png工作坊参与者汇报

在6月2日上午的工作坊汇报部分,各位汇报者主要从人工智能教育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方晓璇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促进英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数字多模态创作的应用,杨晰勋分析了学生内外动机对其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行为意图的影响,鹿萍对过去十年中人工智能支持的公共演讲教学进行了系统回顾,康健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和建议,于越探讨了人工智能在书院制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内涵、应用及创新路径,赵亚南探索了在机器评估与人工评估视角下,不同学业投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特征,张灵琳探讨了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表征的形成性反馈设计,陈志雄研究了在中职诗词教学中,利用AI绘画进行图解文的教学策略,林洪全探讨了基于知识建构原则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探索。

合图2.png工作坊参与者汇报

工作坊最后,来自南方科技大学的赵建华教授和香港大学的陈桂涓教授对整个工作坊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两位教授均对与会作者的报告给出了高度评价,并为各位汇报者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他们建议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知识建构的实证研究,强化对研究数据的分析,以更深入地挖掘学生在设计环境中的学习过程与促进机理。

本次工作坊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和知识建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学者之间的深度互动与合作。工作坊主办方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已获批为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方科技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及广东省社科联咨询决策研究基地“南方科技大学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中心在知识建构与人工智能领域进行了全面的科研布局,致力于推动这两大领域的深度融合,探索更高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创新型教育,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期待在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平台上,学者们能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变革贡献力量。 

image.png工作坊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