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详情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5学术年会
WS8“AI时代学习科学研究新范式”工作坊顺利召开

2025年10月18日 浏览量:19 返回上级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2025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学习科学与智慧教育新范式”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圆桌研讨、子会议、工作坊等多个模块,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及基础教育一线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学习科学与教育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展开深入交流与前沿探讨。作为学习科学领域的重要年度盛会,年会持续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化,已成为促进学术交流与跨界合作的重要平台。

聚焦前沿议题,探索研究范式

1760788257466996.png

协作2.jpg

协作3.jpg

由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WS8工作坊“AI时代学习科学研究新范式”于10月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演播楼顺利召开。工作坊由WS8程序委员会组织统筹,涵盖论文征集、专家评审、现场汇报、海报展示与点评等环节,设计严谨、组织有序。12位来自高校与基础教育一线的青年学者受邀参会,围绕“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知识建构研究”与“科学技术与教育研究”三大主题展开观点交流与学术研讨。

高位引领:聚焦学科前沿,指明研究方向

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与香港大学陈桂涓教授出席工作坊并致开幕辞。赵建华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学习科学研究需主动回应技术变革带来的结构性挑战,聚焦学习方式、教学组织与教育治理的系统性转型。他鼓励青年学者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践回应并重,立足真实场域,开展具有原创性与现实意义的研究。陈桂涓教授从跨学科视角出发,回顾了学习科学的发展脉络,强调该领域融合认知科学、教育技术、社会学等多元学科,核心在于理解学习本质与优化学习环境。她指出,当前研究应统筹个体认知、协作机制与文化背景,积极回应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诉求。开幕致辞1.jpg

开幕致辞2.jpg

机制创新:融合多元形式,激发学术共创

本次工作坊在形式设计上注重多元融合与深度互动,采用“快闪汇报+分组研讨+海报展示”的交叉模式。12位作者依次进行限时3分钟的研究观点陈述,随后围绕三大主题分组深入交流,并现场制作海报,凝练核心观点,展示思想碰撞的阶段性成果。


1760788667753095.jpg

1760788650789068.jpg 

1760788688229373.jpg

1760788698361271.jpg 


1760788711139491.jpg

“人工智能教育研究”板块,西北师范大学宋雨、山东师范大学陈志雄、澳门城市大学孙子涵、西北师范大学马蓓华、北京师范大学柳帅君等学者,围绕人机协同、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教学等方向展开讨论,聚焦AI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教学重构。

 

议题二1.jpg

议题二2.jpg


“知识建构研究”板块,香港大学刘锟、东莞理工学院于雅文、南方科技大学冯雪琦等学者,围绕学生能动性发展、协作机制建构与教师教学观转变等议题进行分享,探讨如何通过生成式AI与学习分析技术赋能认知发展与知识共建。

 

议题三1.jpg

议题三2.jpg 


“科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板块,河南大学郭梓童、西北师范大学杨文静、宁夏大学乔红霞、河南师范大学毛星星等学者,聚焦教育哲学、教育主体性、脑机接口、人机协同等前沿议题,深入探讨新技术背景下教育理论传承与价值重塑的可能路径。

 群策群力:凝练研究共识,共绘发展蓝图

1760789200913858.jpg

1760789216681460.jpg 

1760789234652233.jpg 

1760789247705821.jpg

在分组研讨环节,参会者围绕三大主题展开深入交流,逐步形成若干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共识。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专用智能体、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响应政策、开放包容”五项路径策略,强调AI技术场景化落地的重要性;知识建构研究小组聚焦观点发展与学生能动性,在学习共同体中促进自主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协同发展;科学技术与教育研究小组则围绕“研究的有效性”展开反思,提出以真实问题驱动研究行为与能力建构的实践导向。

总结凝练:肯定青年力量,拓展研究边界

总结1.jpg

总结2.jpg

在闭幕环节,赵建华教授对本次工作坊的组织质量与学术深度给予高度肯定。他指出,学习科学研究应持续推动范式创新,青年学者要勇于从本土实践出发,回应真实问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智能化发展路径。陈桂涓教授在闭幕点评中高度评价了本次工作坊的组织形式与交流机制。她表示,这种以协作构建、可视化表达与即时反馈为核心特征的生成性对话机制,有效突破了传统汇报的表达边界,极大提升了学术交流的活力与转化力。

 合照1.jpg

合照2.jpg

合照3.jpg

面向未来:推动范式革新,服务教育创新

本次WS8工作坊不仅为AI时代学习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型提供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也充分展示了青年学者的理论创新能力与实践转化潜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跨学科融合研究,搭建生成性学术交流机制,服务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学习科学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