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详情页

激活教师AI素养,重塑教学力场
肇庆市、惠州市龙门县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训项目在南科大成功举办

2025年07月01日 浏览量:23 返回上级

2024年6月23日至27日,由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对口帮扶和乡村振兴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训项目”在南方科技大学会议中心四楼圆形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培训面向来自肇庆市、惠州市龙门县的110位中小幼教研员、学校行政干部与骨干教师,聚焦人工智能前沿知识与教育创新应用,旨在系统提升教师的AI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融合与落地,加快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开班仪式上,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的形态、内容与角色认知,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转型,方能在新一轮教育变革中赢得主动。他强调,推动人机协同、重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南方科技大学后勤保障部副部长、采购与招标办公室主任、对口帮扶和乡村振兴办公室副主任刘东海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在基础教育帮扶、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开放等方面的持续探索,表示南科大将持续发挥科研、人才、平台优势,精准服务地方教育发展需求。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陈伟宁表示,感谢南科大长期以来对地方教育的支持与厚爱,希望参训教师珍惜培训机会,努力提升专业素养。龙门县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部主任叶润平勉励与会教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推动人工智能在一线课堂的有效应用。

本次培训内容系统全面,形式丰富多样,紧扣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核心议题。赵建华教授在首场前沿报告中,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与学创新”为主题,深入剖析了AI技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师角色的重构,提出构建“人机协同”的教育新生态。在实操训练环节,南科大AI技术团队带领参训教师围绕“AIGC浪潮下的中小学任课场景应用”和“AIGC创意视觉内容实操”展开实践操作,帮助教师掌握AIGC的基本工具与教学场景设计方法,提升AI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专题讲座部分同样精彩纷呈。佛山大学孔晶教授带来“人工智能赋能跨学科学习设计与创新实践”的主题讲座,探讨AI与项目式学习、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讲解“用人工智能生成课程”的实践路径,展示AI在课程开发中的应用模式;澳门城市大学彭俊教授则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评估的前沿动向与创新实践”,为教师提供了AI辅助教学评价的理论工具与操作建议。

屏幕截图 2025-10-27 095310.jpg

培训期间,项目组组织教师实地走访了优必选、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企业,深入了解智能教育产品的技术逻辑与教育价值。参训教师纷纷表示,通过与企业研发人员面对面交流,加深了对AI教育工具应用边界与发展趋势的认知。为提升培训实效,项目还设计了 “研学实战”环节,围绕“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与教学创新设计”主题,组织教师以小组形式开展案例研讨、创课设计和成果展示。通过任务驱动、协作研讨与跨界共创,参训教师不仅加深了对AI工具的理解,也切实提升了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能力。

微信图片_20251027094902_383_115.jpg

本次人工智能教育研训项目紧扣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技术变革趋势,内容前沿、形式多元、实践性强,不仅拓展了教师对AI教育的认知边界,也增强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能力与技术素养。未来,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高校在人才、科研与平台方面的综合优势,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机制,推动高质量教育资源精准对接和有效共享,为基础教育创新发展注入“南科大智慧”。

微信图片_20251027094755_381_1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