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详情页

聚焦课堂革新,激活科学教育创新动能
广东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在南方科技大学顺利举办

2025年07月15日 浏览量:18 返回上级

2025年7月5日至12日,由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南方科技大学承办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在南方科技大学顺利举行。此次培训由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实施,面向来自全省各地的100位小学科学骨干教师,以“小学科学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聚焦科学教育的时代使命与课堂实践革新,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创造力与专业发展力,推动科学教育在“双减”背景下高质量发展。

01  高位引领    同向聚力

1.郭雨蓉书记.JPG2.赵建华教授.JPG3.刘春义教研员.JPG       在7月5日的开班仪式上,南方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教授郭雨蓉表示,科学教育不仅关乎知识的传授,更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她鼓励教师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技术变革,在实践中不断重构教育认知,持续提升专业力、使命感与育人能力。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建华教授指出,科学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点。教师作为课堂变革的关键力量,应积极适应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带来的深刻变化,推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课堂形态的协同转型,构建面向未来的科学课堂。肇庆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刘春义作为学员代表发言,表示将珍惜此次学习机会,深入思考、用心实践,努力将所学理念和方法转化为提升本地科学教育水平的内在动力。

02  理论导航    专家引路

1.夏文斌教授.JPG2.黄爱华主任.JPG3.吴向东教研员.JPG4.徐晓东.JPG5.孔晶.JPG6.刘青松.JPG7.朱柏霖.JPG

12.赵建华.JPG13.戴韵.JPG

培训期间,项目邀请来自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佛山大学等高校及教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科学教育的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跨学科融合与人工智能应用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夏文斌教授讲授“四有好老师”的育人内涵,黄爱华主任聚焦学生未来核心能力,吴向东教研员分享AI参与下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探索,孔晶教授介绍跨学科教学设计实践,戴韵教授探讨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融合路径,赵建华教授解析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构建,刘青松教授阐释科学与科普的教育价值,朱柏霖教研员剖析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要点,徐晓东教授则围绕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提供指导。专家们理论联系实际、视野开阔,为教师深化理解科学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支撑。

03  现场研修    跨界融合

南山创新学校.jpg参观万思.jpg参观明德.jpg科大讯飞.jpg腾讯(1).jpg8.鲁江.jpg9.杨为中主任.jpg10.冯雪琦.jpg11.康健.png

为增强学习的现实感与应用力,项目设置多场实地研修与教学观摩活动。参训教师先后走访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深圳中学南山创新学校、万思科学教育研学基地、腾讯公司、科大讯飞等单位,沉浸式了解科技企业与创新学校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实践探索。在“案例分享”与“教学沙龙”中,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冯雪琦、博士生康健分别围绕“知识建构理论与教学策略优化”“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课堂设计”进行经验分享与教学演练,引导教师在真实教育情境中提升教学反思与设计能力

04   共研共学    精进设计

小组协作与汇报.jpg小组协作与汇报2.jpg小组协作与汇报3.jpgfbaf76922bfbd133803860dbabd54b17.jpg

为深化教学理解与能力转化,项目特别设置“专题共研”环节,由澳门城市大学博士生孙子涵主持,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设计”组织教师进行小组化深度研习、集体备课与教学设计表达。参训教师围绕课程目标、科学探究、项目学习等关键要素,展开协作研讨与成果展示,形成多份具有学理支撑与教学可行性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不仅提升了课程整合与表达能力,更激发了自主构建课堂创新方案的信心和动力。

05   成效多元    收获丰厚

0.合照.JPG        整场培训聚焦科学教育的核心议题,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体现出高站位引领、精准化服务与成果导向的专业品质。参训教师在理念更新、教学能力提升、设计实践深化等方面收获显著,为今后在一线教学改革与骨干教师引领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坚实支撑。多位教师在研修总结中表示,本次培训是一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量”的专业成长之旅,不仅拓宽了教育视野,更坚定了投身科学教育改革的初心与信心。

本项目依托南方科技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和研究基础,紧扣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和“双减”政策要求,致力于培养一支理念先进、能力扎实、勇于创新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队伍。未来,南方科技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将持续深化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的协作机制,拓展培训内容体系与服务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精准落地,助力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南科大智慧”。